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。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。19世纪末,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**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,随着生产的发展,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。 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,它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较其广泛。现代齿轮技术已达到:齿轮模数0.004~100毫米;齿轮直径由1毫米~150米;传递功率可达上十万千瓦;转速可达几十万转/分;较高的圆周速度达300米/秒。 随着生产的发展,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。1674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**提出用外摆线作齿廓曲线,以得到运转平稳的齿轮。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,齿轮技术得到高速发展,人们对齿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。1733年法国数学家卡米发表了齿廓啮合基本定律;176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建议采用渐开线作齿廓曲线。 中低档的齿轮模具在国内大多都能生产,高端的齿轮模具多依靠进口。国内专门做齿轮模具的工厂不多,大都由齿轮厂自己做齿轮模具,齿轮厂往往设一个工段或一个车间来承担这项工作。这就致使国内的齿轮模具产业发展难上加难。相关*表示,要想促使我国齿轮模具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,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依赖问题,努力提高专业技术,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国内齿轮模具产业。 轮齿(齿)──齿轮上的每一个用于啮合的凸起部分。一般说来,这些凸起部分呈辐射状排列。配对齿轮上轮齿互相接触,导致齿轮的持续啮合运转。 齿槽──齿轮上两相邻轮齿之间的空间。 端面──在圆柱齿轮或圆柱蜗杆上垂直于齿轮或蜗杆轴线的平面。 法面──在齿轮上,法面指的是垂直于轮齿齿线的平面。